行业与应用
由于大量新药物和疫苗需要在非常特殊的环境中运输和储存,以及食品的全球分销不断增加,冷链监控已经在公共卫生和安全方面产生了实质性影响。
新冠疫苗引起了全世界对冷链物流的关注。疫苗的运输规模以及运输和储存温度带来了挑战,尤其是在缺乏广泛冷链基础设施的低收入国家。
即使在正常时期,冷链对于全球医疗保健行业也至关重要,因为不合规的温度和有害的光线或湿度暴露会影响药效,甚至安全性。事实上,维持所需的环境是如此重要,以至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支持儿童健康和营养的机构,也是全球最大的疫苗供应商)不遗余力地提供可靠的冷链基础设施,以确保卫生工作者能够安全地将疫苗运送给即便是最偏远地方的儿童。
为药品运输的最后一公里保驾护航
冷链是智能传感标签有望产生巨大影响的领域。智能传感标签收集有关运输食品或药品状况的数据,即使是在冷链基础设施不太可靠的地方也是如此。例如,对于偏远地区,药品可能只能通过冷藏车辆运输一定的距离。旅程的最后一段(即“最后一公里”)需要将药品放入冷藏箱中,然后置于摩托车后座、摩托艇或装在包裹中步行运输。如果药品包装上带有智能传感标签,接收药品的医疗服务提供者可以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其他设备扫描标签,评估运输过程中是否保持了所需的温度和其他参数,从而确保其可靠性和功效,然后再为患者给药。
通过安全的食品供应改善福祉
食品安全是冷链监控至关重要的另一个领域。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约有 6 亿人因食品污染而患病,其中 42 万人死亡。更为悲剧的是,这些疾病中有 40% 影响到 5 岁以下儿童,每年有 125,000 名儿童死于受污染的食物。
与需要退还的更大、更笨重的监控设备不同,智能标签为一次性用品。因此,在无法退还监测器(如 RFID 标签)或退还不切实际的地方,它们可用于全球分销的食品。智能传感标签可以识别食品何时偏离温度要求,并提醒目的地的顾客和/或卖家可能出现的腐坏,从而帮助他们处置食品。
此外,当食品仍在运输过程中时,智能传感标签可向供应商发出警报,以便运输人员在腐坏前调整环境。
简而言之,由智能标签中的传感器收集的数据有望改善我们的全球食品供应链,提高食品的安全性并减少浪费。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数据,每年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人类食品(即约 13 亿吨)被丢失或浪费。如果我们降低这个数字,就能自然而然地增加全球的粮食供应。同样,如果能在运输过程中进行更好的监控,即使只有 5% 到 10% 的药品免于变质,世界各地的医疗保健也可能会悄然转变。
利用智能传感标签提高供应链的智能化水平
智能标签是继 RFID 和条形码之后的新一代监控技术,而智能标签的持续采用将使其成为主流。到目前为止,早期采用主要集中在药品上,但随着新技术推动成本下降,智能标签也开始监控食品。制药和食品饮料行业需要一种经济高效的方法来测量温度,理想情况下还应测量 GPS 位置、冲击和振动影响及压力,以确保和证明产品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为满足这一市场需求,Molex莫仕与制药客户紧密合作,设计适合其规格和无线要求的温度监控智能标签。除了先进的监控功能外,标签还必须具有低型且足够柔韧的特点,使其外观和性能与典型的标签类似,同时仍然坚固耐用。按照这些规格进行设计就要求 Molex莫仕利用其在设计和生产印刷电路方面的丰富经验。电池和其他电子产品打印能力的不断进步使得一次性电路的开发成为可能,并为智能标签打开了通往全新世界的大门。